当心!2018陶企成本大涨
作者:李新良 来源:陶城报 2018-01-01 11:27阅读量:次
新年,新气象,亲朋好友祝福,各式专家学者跨年演讲、新年预测,老板新年致辞,铺天盖地。在这种氛围下,大家容易激情澎湃,来个大干一场的新年规划。 本来,作为陶城报新年首
新年,新气象,亲朋好友祝福,各式专家学者跨年演讲、新年预测,老板新年致辞,铺天盖地。在这种氛围下,大家容易激情澎湃,来个大干一场的新年规划。
本来,作为陶城报新年首发文章(即过去说的社论),应当顺应这一气氛,给大家更多的激励。但我天性使然,一时改变不了直来直去的性格。所以,还是决定按照本文标题的想法来写。当然,我也清楚,这是一个感性大过理性的社会,但凡感性的言论,被人点赞的多。这也许是多数人在决策时穿透不到事物本质的障眼物。
我之所以敢说:当心!2018年成本大涨,是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成本持续增长的要素。
要素之一,制造和销售成本会持续上涨。
从新常态到新时代,不是一个术语的简单更换,是我国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必须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的时代,否则,所有人一起完蛋。
新时代,给中国陶瓷企业带来的影响,首先表现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。不可否认,在早期,原材料的开采、加工,对环境保护的成本几乎为零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,“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。环境保护,是未来中国企业谁也不可逾越的红线,并且环保政策只会越来越严。若谁还希望政府放松环保管控来赚钱,则相当于做白日梦。原材料供应企业,相比过去,必须通过花大钱保护环境来生产原材料,并且,环境保护的投入,还必须持续。由此,今后陶瓷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只会比过去越来越高。
在今后,政府监管部门,对陶瓷工厂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,企业要想生产,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要求去做。陶瓷工厂,必须长期列支高额的环保投入。
在销售环节,受国家大环保政策的实施,成本也直接上升。例如,京津冀地区,在冬季供暖时期,多数工地不允许施工,导致这段时期的门店生意几乎为零,经销商经营成本直接上涨。估计,这种迫不得已的环保政策,未来还会持续做下去。
要素之二,竞争、追赶的成本增加。
这体现在三个方面。第一个方面,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。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,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,转化为创造力的竞争。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,如同人一样,必须不断更新知识。要保持领先的知识,就必须加大企业人力资源投入。在刚需时代,由于生产什么都卖得出去,所以比的是老板的胆量,只要敢干、敢拼,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不太差劲,就能赚到钱。在产品饱和时代,以什么产品、什么方式切入市场,这非常考验一个企业的综合创新力。不但产品要创新,而且管理和销售环节都需要去创新。企业的综合创新力,就是人才资源实力的体现。
虽然,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,车间流水线工作逐渐被机器人替代,但智能时代,单个人工成本更高,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成本会越来越高。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,在这里就不展开深究,只举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。比如,一块瓷砖,市场上有多个人要买,这时就不需要人去想如何卖;如果情况反过来,就需要有人去想如何卖出去,如何卖得不亏本,这时出主意的人就变得重要,创意就等于产品销售,就值钱。
全行业应当看到的危机是,陶瓷行业对外界人才的吸引力不够,人才呈现枯竭状况,这需要全行业精英共同去努力,如何树立好行业形象?如何整体走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陶瓷行业?这都是当前需要全行业迫切解决的问题。否则,未来企业用人的成本将会奇高。
第二个方面,经营试错的成本越来越高。中国人做企业的习惯,想到就干,错了就改。但在未来,错了,就有可能没有改的机会。西方人喜欢做论证,做推演,目的是为了降低试错的成本。当然,近几年出现有两种情况,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成本。一是,盲目的花钱复制别人过去成功的模式。过去的成功,有特定的时代市场背景,若不认清当前的市场环境,盲目复制,除了享受有钱任性一番的感觉,将别无所获。二是,对互联网一无所知,盲目投资互联网。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两码事,虚拟世界的竞争,比现实世界要难很多。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及模式之前,投资互联网,就等与往水里扔钱。
第三个方面,需要持续投入创新。过去搞创新,投入一次可保一、两年的发展;现在投入一次,可能就是半年,甚至一个季度。所以,现在竞争市场、追赶他人,需要持续的创新投入,持续的进行技术、工艺、营销上的创新。
要素之三,竞争格局的重塑,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新成本。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一个产业要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,必须有新的搅局者重塑竞争格局,这等同于鲶鱼效应,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,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。
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,陶瓷产业的竞争,不仅仅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,更重要的是参与国际竞争,在国际竞争中如何争得话语权。近几年,印度、越南的产能快速增长,这是我们不应当忽视的竞争力量。
2018年出现的新展会,可以视为竞争格局的重塑,这件事在2017年已经热闹了一陈子,但竞争仅停留在吆喝层面,在2018年必将短兵相接。这给部分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,将增加新成本。进步是有代价的,无论是直接竞争方,还是被动带入的企业,都应当理性。理性竞争、理性参与,是一个产业走向成熟和强大的标志。新展会的主导方,肩负的使命光荣,但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展会由小到大的艰巨性,一个展会的成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,更要认识到竞争的对手主要不是在国内,是在意大利,原有的展会主办方,大不必要太过紧张,应当相信自己展会的生命力。若是办了几十年、几十届的展会,担心被一个新展会打败了,则应当好好反省自己展会的竞争力。若如此,亡羊补牢,应当还来得及。
说了这么多,问题的焦点来了——成本大涨,如何制胜?
“不忘初心”,这是被当下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语。解决问题的关键,就在事物的本身。所以,回归本位,做好产品,扶持好经销商,就是制胜之道。
自2010年元旦算起,我从一名律师、资本运营者跨界到陶瓷行业媒体,已经8年。我这8年,用原来同事给我下的定义:做了个不赚钱的生意。正因为跨界,又赚钱少,所以,我比长期身在行业的经营者,多了一份清晰,就行业整体的发展思考得要多一些。
一个只有认清楚自己的人,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的人,才可以找到持续发展的路径,更不会在遇到困境时,迷失方向。在这里,我具体谈两点回归。
一是,认清行业自身特点,回归陶瓷产业。
事物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其个性(也可以理解为自身基因),谁忽视事物本质,抛弃自身基因,盲目照搬别人,植入未经改良和合适的基因,必死无疑。
我经常与企业的人说,不要忘记我们是干什么行当的。纵观大大小小陶瓷企业起家的历史,靠的是实实在在做产品,诚心实意扶持经销商卖产品,而不是靠砸央视广告、找策划公司出主意、搞大的产品发布会(当然现在钱多得没地方花,当作活跃经济,回报社会,也算做功德)。所以,陶瓷企业都是干出来的,没有一个是靠吹出来的。这与小米做手机、其它做吃喝玩乐的企业有本质区别:行当不同导致的产品不同、消费方式不同,吃喝玩乐产品,更与人的嗅觉、味觉、饥饿、精神需求等紧密相关。
陶瓷制品是什么?特别是瓷砖,笨重、半成品、消费频次低。改革开放早期,在中国人刚刚解决温饱的时候,消费陶瓷主要体现在容易清洁的功能需求上。现在,从功能需求,正逐渐过渡到了人们的艺术文化需求,这属于精神层面。陶瓷产品火与土的艺术优势开始显现出来。虽然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变化,但是,笨重、半成品、消费频次低的产品特征仍然没有改变。所以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陶瓷从制造到销售,有其独特的市场规律,从业者应当遵循:做好产品,扶持好经销商卖好产品,服务好消费者。
二是,认清市场的变化,紧跟时代步伐,不取巧,不投机,不浮躁,不病机乱投医。
今年,已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,谁都不可否认,我们都是这40年改革开放的受益者。也就是说,我们是紧跟时代发展起来的,市场发生了变化,我们应当跟着变。有些人在埋怨现在的环保政策,或者怀疑国家的经济政策。这都是不正确的心态和看法。早几天,我去了一趟成都,原来,成都留给我的印象,一直是该城市的口号: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。但这次去了之后,我一下飞机就想往回飞,因为雾霾严重。当地政府应对措施之一,建筑工地不许开工,这看似是很不合理的环保政策,但你只要身在雾霾中,就不会怀疑这政策的合理性。因为,当人的生存都受到挑战,一切政策就必须服从人的生存。
我非常理解在刚需时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,习惯于生产线就是印钞机、腰包快速鼓涨的刺激。过去,没有互联网带来的神话故事,企业家实际上都在专心专一搞制造、卖产品。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,产品不好卖,甚至卖不出去,外界赚钱的神话故事又满天飞,各种营销策划机构吹得天花乱坠的诱惑,让有些企业经营者忘记了自身,失去了定力。导致在巨额广告、营销策划开支的泥坑越陷越深。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,是投机取巧的心理作怪,投机,导致病急乱投医,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越治疗病情越严重。
近几年,病机乱投医的案例有不少,通过他们的失败,我们应当明白,回归本位,立足产业特征,适用时代发展需求,紧跟时代步伐,不取巧,不投机,不浮躁,不病机乱投医,才是最大地管控成本。
有一句话,出来走,迟早要还的。中国的经济发展应验了这句话。作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受益者,在经济放缓的新时代,实际上需要企业一起来承担过去遗留的问题。所以,在新时代,企业家需要使用高成本、微利润、缓增长的应对心态及方法。
真正的智者,不显山露水,不恶时代环境的变化,坚持本位,管控成本,走自己的道路。行业这样的智者,已经开始出现。新年伊始,我期待更多这样有智慧的经营者出现!
作者系陶城报社管委会主任、佛山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会长 李新良
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